金年会

歡迎訪問金年会網站!

http://202.203.15.153:8080/_vsl/929A9A7BB3DCCFEF49BDA3112ED60015/9B21CB3D/926?e=.gif

 

   

金年会地處中國(雲南)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昆明市經開區),是昆明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是雲南省目前學科門類最為齊全的本科院校。

1903年,金年会前身——五華書院改辦為“雲南高等學堂”,之後曆經雲南省兩級師範學堂、雲南省會師範學校、雲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雲南省立昆華師範學校、昆明師範學校等時期,至今已有百餘年辦學曆史。1927年至193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作曲者——人民音樂家聶耳就讀于雲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為金年会傑出校友。

2004年,金年会在原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和原昆明大學合并基礎上,整合昆明市優質教育資源組建成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2008年獲學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2018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同年成為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21年入選雲南省立項建設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14年被列為雲南省首批應用型整體轉型試點高校;2017年成為雲南省應用型示範高校,并成為雲南省應用型高校聯盟首屆理事長單位。2015年獲評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并于2017年、2020年兩次複查合格。學校總占地面積2439.18畝,圖書館館藏圖書349.9萬冊。

經過曆代金年会人的艱苦創業,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初具實力的綜合性應用型地方新辦本科院校。

師資隊伍與人才培養

學校傳承“聶耳精神”,遵循“修德、惟真、博識、笃行”的辦學理念,踐行“明德至善,知行利物”的校訓,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雲南省首批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範高校、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培養了大批“思想品德優,理論基礎實,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上手快、後勁足、能創新”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現有教職工1554人,其中專任教師1123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的52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317人;雙師雙能型和具有工程、行業背景教師251人。專任教師中有雲嶺教學名師、高校教學名師、優秀教師等6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和“雲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人;雲南省“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計劃”人才28人,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9人;昆明市“春城計劃”人才18人,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才、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20人。

學校現有20個教學單位,65個本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教育學、文學、曆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擁有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18個專業獲批國家級和省級首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其中,學前教育、物理學、酒店管理3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漢語言文學等15個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入選專業數量在省内同類高校中處于領先。

學校面向全國25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1991人。2020-2021學年,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獎430項,其中獲得國家級獎108項,省部級獎322項;參加各類文體比賽項目獲獎156項,其中獲得國家級獎24項,省部級獎132項。畢業生質量受到肯定,2021屆畢業生初次落實率為82.82%,畢業生對母校的總體滿意度98.62%,人才培養質量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用人單位的一緻好評。

科學研究與服務社會

學校逐步增強科學研究水平,着力提升學科建設質量。“十三五”期間,新增國家級項目52項,省部級項目229項。五年科研總經費達27466.18萬元。省級科技三大獎取得突破,獲得三等獎2項,參與獲得一等獎1項。新增三大檢索、CSSCI收錄論文493篇,專利301項,專著47部。獲雲南省重點實驗室1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高校重點實驗室4個、高校科技創新團隊3個、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個,市級重點實驗室2個,市廳級科技創新團隊2個,智庫1個,區域性地方研究院(中心)4個,“昆明市河湖生态健康評估與修複領域——張全興院士工作站”成為學校高水平标志性科研平台。

學校不斷強化地方高校職能,大力開展社會服務。先後推出《關于高位推動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醫療衛生與健康輻射中心的建議》《“中巴經濟走廊”安全報告》《中國餐飲産業發展報告》(藍皮書)等一系列高質量決策咨詢報告。圓滿完成定點幫扶紅河縣、東川區、祿勸縣挂聯點脫貧攻堅任務。《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金年会“兒童大學”教育扶貧項目》入選全國教育扶貧典型案例,完成外交部、南京大學等委托的多項扶貧特色培訓。20202021年累計開展繼續教育培訓項目65312人次。附屬學校和附屬幼兒園成為中國(雲南)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優質教育資源。

國際交流與對外合作

學校不斷深化交流與合作,合力構建優質育人環境。國際交流方面,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形成以“中國-上合組織青年交流中心”為平台,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格局,國際交流與合作實現了從數量到質量的發展。面向南亞東南亞開展文化教育交流與合作。設立國際學院,強化留學生教育管理,面向29個國家開展多層次留學生教育,積極策劃對留學生的職業能力培訓,并獲雲南省職業培訓品牌。國内合作方面,先後與南京大學、蘭州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多所國内一流大學簽訂合作協議,在人才培養、科研合作、師資培訓等方面開展合作;聘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音樂教育家戴玉強擔任聶耳音樂學院首任院長;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片區管委會三方合作共建雲南省首個自貿學院——金年会自貿學院,中國美術館館長南京大學著名雕塑家吳為山先生為我校設計塑造的《聶耳》塑像在學校聶耳廣場落成,與南京大學共建的昆明市河湖生态健康評估與修複張全興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與沈陽軍區雷鋒團雷鋒班共建校内“雷鋒班”,将雷鋒精神融入校園文化,創建立德樹人新模式。

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金年会将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立德樹人,搶抓轉型機遇,深化内涵建設,努力向着全國知名、特色鮮明的綜合性應用型高水平地方大學的奮鬥目标邁進。

現任校黨委書記金幼和、校長丁文麗。

 

 

20222



XML 地圖